每个人都做过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梦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古代神秘的象形文字,到当代的科幻电影,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科学家,大家都试图揭示梦的真面目。那么,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不可言说的预知未来还是简单纯粹的奇思妙想?我们为什么会在梦中与现实相左,却又惊人的在相似的世界中相遇?当清晨的闹钟声将我从如梦似幻的场景中唤醒,我开始思考:这场梦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会做梦?科学家们如何解释梦境?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期待着得到答案…

一. 梦的定义和分类

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梦的分类包括白日梦、鬼压床以及噩梦,但在现代睡眠科学的分类下,梦的种类远不止这些。接下来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对梦的定义及其不同类型进行详细地介绍和讨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全面而具体的概念框架,而且也是理解和探讨梦的科学关键。让我们开始这场关于梦的探索之旅吧。

1. 定义

梦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虽然大部分人对梦有直观的理解,但是科学地定义梦,才能使我们更好的研究和探讨关于梦的问题及现象。

科学家们定义梦为一种在睡眠,特别是快速眼动阶段出现的主观意识状态,包含自发产生的图像、想法、情绪和感觉。在此过程中,某些大脑区域(包括视觉处理区、情绪区、记忆储存区)比清醒状态更活跃,而处理逻辑思考和自我意识的前额叶皮层活动减弱。这导致我们的梦境充满了奇特而非逻辑的情节。根据“激活-合成假说”,梦是大脑将随机神经活动的感官输入编织成有意义的故事的尝试

2. 分类

现代睡眠科学对于梦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对梦进行分类,如生理机制、形式、内容以及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等:

1.根据梦境的生理机制

  • REM(快速眼动):通常在入睡后9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持续时间可达一小时。通常伴随着活跃的眼球运动(脑电波可观测)这类梦通常更加真实和生动,有时甚至包含不合理或超现实的元素。通常,人们在这个阶段的梦中能记住大部分梦境的内容
  • NREM(非快速眼动)它被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轻睡眠、深睡眠和重度深睡眠)。大部分睡眠时间我们都在非快速眼动阶段度过。此阶段的梦通常更为模糊、简短、单调和碎片化,难以记忆

2.根据梦的形式

  • 清晰梦你知道自己正在做梦,并可能控制自己在梦中的行动和环境。(比如白日梦)
  • 非清晰梦你不能知道或控制自己正在做梦。(比如梦游)

3.根据梦的内容

  • 日常梦:这种类型的梦描绘了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如在工作、学校、家庭中的情景等等。通常涉及到最近的记忆或经历
  • 噩梦:这类梦所带来的情感通常是焦虑、恐惧或绝望,有时情况严重的人可能因此影响到日常生活。
  • 预知梦:这种梦通常包含一些隐喻或象征性的元素,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或未来提出某种建议或指示

4.根据梦对个体的影响

  • 创伤后压力障碍(PTSD)梦:这种梦常出现在有创伤经历的人中,例如战争老兵或者严重事故的幸存者等,梦中常常再次体验创伤情景,带来极度的恐惧与痛苦。(如复现梦)
  • 梦游:这是一种睡眠障碍,在非快速眼动阶段NREM阶段,患者可能会起床行走,甚至更复杂的行为,但是醒来后难以记得这段经历。
  • 睡眠瘫痪症(鬼压床):”鬼压床”在科学上被称为【睡眠瘫痪症】,也叫睡瘫或梦魇。这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刚进入睡眠或将醒未醒时。患者感觉自己刚刚醒过来,可以睁开双眼并看到周围事物的影像以及听到周围的声音,但是无法移动躯干和四肢,也无法发出声音,有时会产生幻觉并看到虚拟的影像,严重的病例会感到呼吸困难。一般全球有4/10的人一生至少会经历一次此类症状。

以上的分类并非彼此独立,而是互相交织,深入分析这些分类结构将有助于我们对梦这一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后文,我们将继续关注梦的生物学机制,特别是其在大脑中的表现和处理过程。

二. 梦的发展历程

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但是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才开始系统地研究梦。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探索到现代神经科学的进展,梦的研究历程展示了从心理分析到生理机制的转变

  • 在古代,由于对宗教信仰和神秘主义的依赖,人类对梦的理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梦是一种功能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和神经生物活动。

  • 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开始承认和强调梦在心理调适过程中的功能。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理论表明,个体的梦可能是他们未解决的问题、压抑的冲动和未完成的愿望的象征表现,这为梦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 再后来,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揭示了大脑和身体在我们梦中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睡眠模式以及在不同睡眠阶段大脑的活动,发现梦可能与记忆巩固、情绪调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有关。

  • 现在,神经学家正在进一步探索大脑的哪些部分在我们的梦境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梦境的内容。这样的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我们对自我意识和人类意识的理解。

P1 历史视角:神谕&感官残余

早期文明,梦往往被视为超自然力量的象征,是与神灵沟通的渠道,或者是预示未来的符号。例如古埃及,梦被理解为与神灵对话的方式,人们相信梦中的信息和象征符号来自于神灵。同一时代的古希腊,梦被视为神谕的形式,解梦被看作是指导人们行动和预测未来的手段。然而,亚里士多德作为最早系统研究梦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观点与此大有不同。亚里士多德主张梦是感官经验的残余,是感官刺激在我们脑中留下的影像

📌时间线(公元前)

  1. 古埃及(公元前2000年):梦是与神交流的方式,梦中的象征和信息被视为神谕或预言。《切斯特·比蒂梦书》展示了人们最早对梦的记录和解释。

  2. 古希腊(公元前500-8年):古希腊对梦的探讨达到了哲学层面。

    •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理想国》

      • 观点:梦是对人的欲望和内在冲突的表达。认为梦境揭示了人内心的真实面貌,是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反映。
    •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论梦》

      • 观点:梦不是神的信息,而是个人感官经验的残余。认为梦是感觉运动的内部影像,这些影像在睡眠时由于感官活动的减弱而变得活跃。
    • 🦉荷马(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

      • 观点:梦是神的指示和预言,揭示了神祇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无论古埃及还是古希腊,他们都对梦给予了极高的重视,通过各自的视角和方式来解读梦境。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对梦的自然解释,为今天科学研究梦奠定了基础。

P2 心理学视角:心理功能

人类对梦的研究始于古文明,但进入心理学领域的系统研究要数20世纪以来。早期心理学对梦的研究主要关注梦境的象征意义和梦在个人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将梦视为愿望满足的手段,认为梦境中的象征是压抑欲望的表达。荣格的理论则进一步发展了对梦的理解,他认为梦是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相连接的桥梁,梦境中的象征和动机反映了深层的心理过程。

随着科研技术和理论的发展,近代心理学对梦的研究逐渐转向更富实证性的角度,更加注重梦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探讨梦如何影响情绪调节、问题解决和创造力。梦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模拟,通过构建虚拟场景来帮助人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时间线(20th)

  1. 🦉弗洛伊德的梦解析理论(1856年 - 1939年):《梦的解析》

    • 观点:梦是愿望的满足。强调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反映了被压抑的愿望和欲望。
  2.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875年 - 1961年):《心理学与宗教》《心理类型》

    • 观点:梦是集体潜意识的表达。强调梦境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潜意识冲突,还包含了与人类共享的原型和集体记忆有关的象征。
  3. 🦉神经心理学(20th后-):阿兰·霍布森《梦的天文学》(1980年)、罗伯特·麦克卡利格特《大脑的梦》(1977年)

  • 观点:梦是大脑在睡眠中的活动。强调梦是大脑在睡眠中产生的结果,与REM睡眠阶段的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1. 🦉认知心理学(20th后-21th初):斯蒂芬·劳伦斯《觉醒梦》(1985年)、罗伯特·西格尔《梦的记忆》(2009年)

    • 观点:梦反映了大脑在整合和加工信息。强调梦境是大脑在整合和加工信息的结果,对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记忆进行重塑和重新组织。

P3 生物学视角:睡眠产物&大脑活动

移步神经生物学的视角,梦通常被理解为大脑在睡眠中的必然产物。现代科学研究通过脑电图等成像技术,揭示出梦主要发生在睡眠的快速眼动(REM)阶段,此时大脑的活动模式与清醒状态相似,但人体呈现肌肉松弛的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常常经历最丰富、最生动的梦境。在整个睡眠周期中,非快速眼动(NREM)和快速眼动(REM)这两个阶段交替出现。

📌时间线(20th后- )

  • 🦉阿兰·霍布森《梦的天文学》&罗伯特·麦克卡利格特《大脑的梦》(1977年)
    • 观点:霍布森和麦克卡利格特提出了著名的“激发-合成理论”,他们认为梦境是大脑对于来自下丘脑的随机信号进行解释的结果,这些信号被解释为具有情感和意义的梦境。这种角度将梦境理解为大脑在睡眠中产生的结果。在REM睡眠时,大脑皮质活跃,但肌肉松弛,这种状态可能促使梦境的产生。

通过先进的脑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大脑在梦境发生期间的活动。据研究发现,梦境期间,大脑的某些区域(如前额叶皮质、杏仁体和海马体)表现出高度活跃,这些区域与感知、情绪、记忆处理等心理过程发挥着关键角色。。

整体来看,梦境是神经网络内部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涉及信息处理、记忆巩固和情绪调节等各种复杂的认知功能。霍布森和麦卡利格特提出的激发-合成理论,着重揭示了梦境背后的生物学基础,在理解梦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上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三. 梦的生物学机制

对于梦的生物学机制,我们主要关注大脑活动、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造出我们的梦境。

1. 大脑活动

睡眠被分为五个阶段:清醒、N1、N2、N3和REM(快速眼动)。其中,N1到N3阶段被归类为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这几个阶段的睡眠深度各不相同。

  • 清醒阶段:这是人们从清醒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的阶段(思维休息),大约会持续5到10分钟。此阶段的眼电活动减弱,肌肉张力开始放松。

  • N1阶段:也被称为轻睡眠阶段,大脑开始减慢节奏,眼球稍有运动。

  • N2阶段:人们会进入深睡眠状态阶段,眼球不再移动,心率和体温开始下降。

  • N3阶段:被称为重度深睡眠阶段,此时大脑波活动最低,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唤醒,会感到非常困乏。

  • REM(快速眼动)阶段:在入睡大约90分钟后会进入到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做梦”阶段。此阶段的脑波活动与清醒时相似,眼球会快速地前后移动,大部分的梦境都会在此阶段出现。REM睡眠的初始部分大约会持续10分钟,但随着夜晚的深入,REM阶段的持续时间会逐渐变长。

睡眠周期大约每90~120分钟发生一次循环,一夜睡眠约4~5个周期。首先是非快速眼动睡眠,然后是较短时间的快速眼动睡眠,然后循环重新开始。快速眼动睡眠出现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之后,在上半夜出现的比例很少,后半夜出现得很多。特别是在凌晨4~6点阶段,占到整个睡眠时长的70%。这也是儿童清晨睡不踏实、老年人早醒的原因之一。虽然REM睡眠只占据了“总睡眠时间”的25%,但它对认知功能的保持和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

2. 激素

激素的分泌也会影响到梦的产生

激素(hormone),音译荷尔蒙,是一种可以改变细胞新陈代谢的化学物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化学信使。主要由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血液将激素带到身体全身,当激素到达靶细胞时,它们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激素控制生长和发育、调节新陈代谢、影响心理状态等。

  • 褪黑素,是一个主导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重要激素。在光线较弱或黑暗的环境下,它的分泌会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睡眠。然而,褪黑素并不直接参与到梦境的产生,而是通过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从而间接影响梦的产生。
  • 皮质醇,是一种应对压力时人体会分泌的激素,长期的压力水平的增加会导致皮质醇的分泌增加,有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包括噩梦。此外,有些药物也可能影响梦的产生,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神经递质或激素的分泌来实现。
  • 雌激素和孕酮:这两种主要的女性性激素也会影响睡眠。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酮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更年期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会经历热潮红(潮热)和其他症状,进一步干扰睡眠。
  • 睾酮男性的主要性激素,它在一天中的早晨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找到这种生物节律可能有助于理解男性的睡眠模式。

3.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在我们的梦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分泌的信号分子,可以通过突触影响另一个细胞,这个接收信号的细胞可以是另一个神经元、腺体、或者肌细胞。

我们可以把神经递质的作用过程比喻为一个渡海泳赛:突触前(presynaptic)神经元负责合成神经递质并将其包裹在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内,在神经元发生冲动时,突触小泡在突触前神经元末梢处,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中。神经递质分子借由扩散作用抵达突触后(postsynaptic)细胞膜,能特异性地结合且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起到改变通道蛋白构像,激活第二信使系统等作用,进而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或代谢发生变化,诱发一定效应。

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在我们的梦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

  • 乙酰胆碱(Ach, Acetylcholine)是常见于中枢及周边神经系统中的神经传导物质。 在快速眼动(REM)阶段,当我们的大部分梦境发生时,乙酰胆碱的活动上升到白天的水平,促进了生动、激动人心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梦境的发生。实际上,乙酰胆碱就像是”梦的化学物质”,它引导了我们梦的多数活动。
  • 高仑定((Galantamine,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被认为是诱发梦境的一种有效手段。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动,防止乙酰胆碱的降解,使乙酰胆碱的浓度上升。(同上条)
  • 多巴胺(Dopamine)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大脑和肾脏能通过除去前体L-多巴的羧基合成多巴胺。在脑中,不同的多巴胺通路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中一条关键的多巴胺通路参与了奖赏系统的调控,这个奖赏系统驱动着我们的动机和愿望,并在梦境中起到关键作用。梦境往往涉及我们的期望,愿望,和欲望,这些都是被多巴胺驱动的。此外,多巴胺的分泌量也会受到我们的情绪状态、压力水平和环境刺激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梦境。

所以,神经递质,是通过影响我们的大脑中的特定神经通路和细胞间的信号传输,从而影响我们的梦境。

4. 生物性多元因素

除了以上所述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生物因素可能会影响梦的产生,如基因、性别差异,以及年龄

  • 基因:虽然关于基因如何影响梦的研究还很有限,但一些证据表明,基因可能影响我们在睡眠中经历的不同阶段,这反过来可能影响我们的梦境。例如,有研究发现,有些人可能具有更长的REM(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是梦境最易发生的阶段。

  • 性别差异:有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梦境内容和梦的频率上存在差异。例如,女性的梦中往往有更多的场景在室内,并且女性的梦境通常比男性的梦更生动、更富有细节;男性的梦境通常包含更多的物理攻击情绪和性欲。男性的梦更常发生在户外,并且往往包含更多的积极情绪。这些性别差异可能与社会化过程有关。

  •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梦境和睡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可能经历更多的噩梦,而老年人可能在晚上醒来的次数增加,这可能影响他们的梦境。此外,年龄也可能影响我们如何记忆和解释梦境。

总的来说,深入了解梦的生物学机制,能够进一步揭示这一神秘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虽然我们已经对梦的生物学机制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仍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与解答。

四. 梦与意识的关系

当我们讨论梦与意识的关系时,一个关键的概念是我们如何理解“意识”。一种常见的定义是,意识是我们对自我和环境的主观体验。这个定义与我们对梦的理解密切相关,因为梦本身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主观体验。

  1. 梦与清醒思考:有时候,我们可以将梦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考。梦的内容通常由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记忆构成,并且经常以难以预测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说,梦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以一种自由而非线性的方式进行思考。此外,清醒梦是一种特殊的梦境状态,梦者意识到自己正在梦境中,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梦境的内容,这种状态进一步强化了梦与清醒思考之间的联系。

  2. 梦与记忆:众多的研究都支持梦与记忆之间存在关联。有的研究发现,一些梦境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记忆,这可能反映出大脑在睡眠期间复习和重新组织记忆。此外,还有研究发现,REM睡眠可能与记忆的巩固有关,而噩梦和复发性梦,往往与创伤后的记忆有关。

  3. 梦与情感:梦境多半伴随着情感体验,无论是愉快还是令人不安的情绪。研究表明,梦可能在情绪处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于负面或压力情绪的处理。有些心理治疗方法,如显式记忆系统疗法,利用梦境来帮助人们处理和理解他们的情绪问题。

  4. 梦与意识构建:许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认为,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研究意识的构建。他们认为,梦境反映出我们的自我意识,可以被视为是意识的一种无约束的形式。在梦境中,我们的意识不再受到物理现实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探索各种可能性。

因此,梦境不仅是睡眠期间的现象,也是理解意识及其构建的重要窗口。

五. 梦在文化和社会中的角色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往往具有重要的象征和功能角色。

  1. 宗教和精神层面: 在许多文化中,梦被看作是神灵与人类之间沟通的桥梁。如在古埃及,梦被视为神秘和神圣的,可以预示未来。在许多原始文化中,如一些原住民社群,梦也被视为灵性的通道,可以启发精神见解和修炼的道路。

  2. 心理和情感处理: 一些文化鼓励人们探索和分析自己的梦,从而获取对自我和生活的深层理解。例如,Psychoanalysis理论的创始人佛洛伊德,即认为梦是一种表达和处理潜意识冲突的途径。此外,现代心理咨询也常使用梦分析的方法来帮助人们处理与成长、情感和心理问题。

  3. 创新和创造性思维: 无论是在文学、电影还是艺术作品中,梦都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主题。许多知名的创作都是源于作者的梦境,例如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画作,或是于科尔桑塔纳的著名歌曲《黑魔鬼》。

  4. 社交和社区建设: 在一些社群中,分享和讨论梦是增进互相理解和建立社区连结的重要方式。例如,美洲原住民的部分部族,就有共同分析、解读梦境的传统活动。

尽管梦在许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存在着对梦的消极解读或忽视的情况。在某些现代西方社会中,梦可能被视为无意义的心理噪音,或者过于强调权威解读,可能导致对个体体验的否定和压抑。

不过,梦作为人类共有的体验,依然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差异,为我们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意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六. 梦境研究的挑战与前景

对于梦境的研究,我们面临着几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1. 主观性和个体差异: 梦境是极为主观且个体化的体验,每个人的梦都有其独特性。由于记忆偏差和自我报告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收集梦境数据常受到限制。

  2. 无法直接观察: 与其他心理现象不同,梦境无法在清醒状态下直接观察或测量。目前的神经成像技术虽能窥见梦与大脑活动的联系,但梦境内容的直接获取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3. 理论和概念争议: 对于梦的性质和功能,学术界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如梦到底是随机的大脑活动?还是深层心理和神经过程的反映?这些理论差异丰富了我们的理解,但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前景

  1. 新技术的应用:新兴技术如脑电图(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以及睡眠监测设备,为梦境生理研究提供了新工具。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也为梦境分析与理解开辟新途径。

  2.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学科的融合,如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文化研究,将丰富对梦境的理解。跨文化比较,对梦境在文学、电影和艺术中的表现,也将为我们揭示梦境的社会文化影响。

  3. 临床和治疗的应用:梦境研究所带来的新知识和技术,如梦境增强和梦境内容控制,可能被应用于临床和心理咨询实践中,以帮助人们处理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失眠等。

虽然梦境研究面临着挑战,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们对梦境的理解将更加深入。未来,梦境研究有望在临床治疗、艺术创新甚至哲学探讨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每个学科和领域对理解梦都有所贡献,丰富了我们的理解。从古代对梦境的各种神秘态度,到现代科学对其的精细解析,我们一步步揭开了梦境神秘的面纱,开始认识到,梦不仅仅是大脑在深度睡眠时的随机放映,而是一种功能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心理和神经生物活动。梦反映了我们的期望、恐惧、希望、创意以及更深层次的自我意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途径来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和人类的本性。

让我们一起期待,有更多的科学家、研究者和探索者能持续深入研究梦和意识的奥秘,解开人类心灵深处的谜团,带我们通向更为深远和广阔的认知空间。

文献及书籍参考目录

  1. Freud, S. (1900).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Basic Books.(弗洛伊德,西格蒙德。《梦的解析》。基本图书。)
  2. Hobson, A., & McCarley, R. (1977). The Brain as a Dream State Generator: An Activation-Synthesis Hypothesis of the Dream Proc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4(12), 1335-1348.(霍布森, 阿兰, & 麦卡利格特, 罗伯特。《大脑作为梦境生成器: 一个梦过程的激发-合成假设》。美国精神病学杂志, 134(12), 1335-1348。)
  3. Aristotle. (350 BC). On Dreams. (Bell, J. I., Trans.). In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 (Vol. 1, pp. 432-435).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亚里士多德。《论梦》。贝尔, J. I., 译。在亚里士多德的完整作品中: 牛津修订版翻译 (第1卷, pp. 432-435)。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4. Jung, C. G. (1964). Man and His Symbols. Dell Publishing.(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人与他的象征》。戴尔出版社。)
  5. Carter, R. D. (2010). The Human Brain Book: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it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Disorders. DK Publishing.(卡特赖特, 罗伯特·D.。《人类大脑百科全书: 其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图解指南》。DK出版社。)
  6. 乙酰胆碱 - 维基百科
  7. Chemists show how to manufacture key ingredient to help brain function
  8. 多巴胺 - 维基百科
  9. Dopamine - Better Health Channel
  10. Dopaminergic Contributions to Gist Memory in Schizophrenia

sheep
© 2024 薩魔5mg 使用 Stellar 创建
共发表 20 篇Blog 🔸 总计 45.6k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