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本文脉络会按照如下框架来探讨。

  • 首先,谈谈物质与意识是什么
  • 其次,追溯物质与意识论的来源和历史演变
  • 接着,总结历代哲学家的观点。
  • 最后,给出我自己的观点。

一、物质与意识是什么

今天探讨一个话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物质决定意识。那么究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物质代表什么,物质为什么决定意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物质决定意识“这句话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提出,其中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

  • 物质“通常指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实体和现象以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条件。这些条件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地理环境,还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等。物质在这里被看成是形成和决定人类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的基础。
  • 意识“指的是人类的思想,观念,信仰,价值观和心理状态。这其中有个人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观念,道德观念等。意识被视为是在物质条件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 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思想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和物质生活条件密切相关。人类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意识。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社会关系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比如,一个农业社会和一个工业社会下的成员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会有很大不同,这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关。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以往唯心主义老唯物主义的超越和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唯物主义观,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意识的形成,而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生活条件,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二者相互作用。

  •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强调意识或精神是一切的根源和本质,而物质世界是次要的、衍生的,甚至是虚幻的。例如,柏拉图认为我们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只是意识概念的影子,不是真实的存在。
  • 老唯物主义:近代前,古希腊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意识、思想和精神是物质运动的产物。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提出,一切现象,包括人的思想和灵魂,都可以归结为原子的运动。

二、物质与意识的前世今生

既然要探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我们就不要止步于唯物主义。让我们从哲学史来深究,这大概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关键思想家。

实体二元论

物质与意识都是实体,各自独立自在,互不干涉。

  • 时代背景: 17世纪。
  • 主要代表: 笛卡尔(1596-1650)。
  •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论证。想象一下,你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你看到的东西,你听到的声音,甚至是你自己的身体。这些都可能是假的,就像在做梦一样。但是,即使一切都是假的,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你在怀疑,你在思考。因为即使有人(或某种力量)在欺骗你,让你相信不存在的事物,你至少可以确定你自己正在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你能够确定自己存在,因为你在思考。
  • 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笛卡尔相信,世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的身体和其他所有物理的东西,另一部分是我们的思想、意识或灵魂。他认为这两部分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水和油不会混合一样,我们的身体(物质)和思想(意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 反对观点: 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遭到了许多哲学家的反对,他们的观点通常集中在心身问题上,即笛卡尔的理论如何解释心理状态(如思想、感觉)与物理状态(如脑活动、身体动作)之间的相互作用。
    • 反对1号|物理主义: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物理过程,包括意识和思考。就像电脑软件不能没有硬件一样,意识和思考也不能脱离大脑和身体存在。所有的思考和感觉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 反对2号|行为主义:认为我们应该只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内部的思考或感觉。如果你学会了在看到红灯时停车,这是因为你被训练出了这个行为,而不是因为你内心有什么特别的思考或意识状态。
    • 反对3号|功能主义:认为心理状态应该根据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来定义,而不是根据它们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就像不同的机器(比如计算机和手机)可以做同样的事情(比如发送信息),不同的物理结构(比如人脑和电脑)也可以产生相似的功能(比如思考)。

副现象论

人的心灵状态是物质过程(如大脑活动)的副产品,没有实际的因果作用,不会引发新的物质过程。

  •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主要代表: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25-1895)。
  • 赫胥黎的论证。赫胥黎的主张遵循两点准则:
    • 第一点 物理因果封闭性,他认为所有的物理事件(包括人类的身体和大脑活动)都有物理原因,遵循物理定律。一个物理事件的引出必然需要有前置的物理事件,隔空发功这种事是不能有的。
    • 第二点 意识是副产品: 在这个框架中,意识被视为大脑物理过程的副产品。这意味着意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但它本身不会对物理世界产生任何影响。
    • 类比说明: 赫胥黎用蒸汽机的哨声作为类比。蒸汽机的运行产生蒸汽,这是其主要功能。而哨声仅仅是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它不影响蒸汽机的工作或效率。因此,赫胥黎认为,尽管意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但它并不参与或影响这些物理过程。意识存在,但它在物理世界中没有因果作用。他将意识比作蒸汽机的哨声,认为意识是大脑物理过程的副产品,它自身不对物理世界产生作用。
  • 反方观点: 赫胥黎的副现象论受到了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它无法解释意识如何从物质过程中产生,以及意识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反对1号|:功能主义: 他们认为意识不仅仅是大脑活动的副产品,在我们与环境互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种状态。例如,疼痛感觉不仅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它还有一个功能,即提醒我们身体的损伤。
    • 反对2号|互动双向性: 一些现代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主张,意识和大脑活动之间是双向互动的。他们通过研究显示,意识状态(比如集中注意力)可以改变大脑的物理状态。 比如,在神经反馈实验中,被试者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状态(即意识状态)来影响显示在屏幕上的大脑波形,这表明意识可以对大脑活动产生实际影响。

行为主义

意识和心理状态是内在的不可观察的行为,我们应该只研究可观察的物理事件和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

  • 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
  • 主要代表: 约翰·沃森(1878-1958),B.F. 斯金纳(1904-1990)。
  • 论证过程: 斯金纳的“斯金纳箱”实验训练动物(如鸽子或大鼠)在特定条件下执行特定任务,比如在看到特定信号灯时按下杠杆以获取食物。这些实验证实了外部环境的刺激对行为的直接影响。
  • 反方观点:
    • 反对1号|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强调,理解人类行为必须包括对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这些过程虽然不直接可见,但对于解释和预测行为至关重要。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远比简单的刺激-反应复杂得多。人们的思维、决策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心理过程的角度来理解。

同一论

也称为心脑同一说,主张心灵状态等同于大脑状态,一切心灵状态都可被还原为脑神经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

  • 时代背景: 20世纪中叶。
  • 主要代表: U.T. 普莱斯(1922-1987),J.J.C. 斯玛特(1920-2012)。
  • 论证过程:
    • 物理还原性:同一论的一个主要论证是基于物理还原性原理。它认为一切生理过程都可以归结为物理过程。由于大脑是生理器官,因此心灵状态也应该能够通过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方法进行物理还原。这种观点建立在对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理解上,认为心智状态是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产物。
    •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科学的发展已经揭示了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通过脑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电生理学研究,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特定的脑活动与不同的心灵状态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研究为同一论提供了实验基础。
    • 意识与大脑损伤:观察到当大脑的特定区域受损或受刺激时,会对一个人的意识、知觉和认知产生影响。例如,特定的脑损伤可以导致丧失某些心智能力,这表明了心灵状态与大脑状态之间的密切关联。
    • 心理药物和神经途径:研究发现,药物和化学物质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灵状态。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途径来改变意识、情绪和思维。这进一步支持了心脑同一说的观点,即心灵状态受大脑状态的影响。
  • 反方观点:
    • 反对1号|主观性问题: 同一论难以解释意识的主观性。为何具有相同大脑状态的两个人可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人类行为远比简单的刺激-反应复杂得多。人们的思维、决策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心理过程的角度来理解。
    • 反对2号|心智-身体关系复杂性: 同一论试图简化心灵和大脑之间的关系,忽略了这一关系的复杂性。心智-身体关系可能涉及更多因素,如社会、文化、情感等,而不仅仅是生理或物理状态。
    • 反对3号|多重可实现性问题: 批评者认为同一论过于限定心灵状态仅与人脑的物理状态相关这是一种碳基沙文主义。同一论者似乎认为只有人脑这种碳基的材质,才能产生出相应的心灵状态,这是否过于果断。如果不是人脑碳基的材质,是否就不会产生出心灵状态了吗?假设有一台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机器,它具有与人类大脑相似的计算能力和神经网络结构。该机器可以模拟情感、感知和自我意识。根据同一论,它的心灵状态应该等同于其物理硬件和软件状态。然而,一些哲学家和研究者提出,即使这台机器能够模拟情感和自我意识,它的心灵状态是否与人类的心灵状态完全相同仍然是一个争议。这引发了问题,如何确定这台机器是否真正具有主观意识,以及其心灵状态是否等同于人类的心灵状态。

消除论

日常语言中描述的心灵状态都是错觉迷思,是民间心理学的产物,应该直接从日常语言和心理学中消除。

消除论是比同一论更为激进的物理主义。同一论者承认心灵状态的存在,消除论者否认心灵状态的真实存在。

  • 时代背景: 20世纪下半叶。
  • 主要代表: 保罗·丘奇兰(1942-)。
  • 核心观点: 应该被基于神经科学的理解所取代。
    • 心灵状态的错误性: 消除论者认为,传统心理学中的心灵状态概念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无法与神经科学的发现相吻合。这些概念是民间心理学的产物,没有科学依据。
    • 基于神经科学: 消除论主张,应该将心理学的研究基础转向神经科学,因为只有神经科学能够提供关于心灵和行为的准确解释。
    • 心灵状态的消除: 消除论的目标是消除日常语言和心理学中的心灵状态概念,用基于神经科学的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人类行为和心智活动。
  • 反方观点: 消除论被批评为过于激进,忽视了日常语言和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合理描述。此外,一些人担心,消除论可能导致一种冷酷无情的世界观,剥夺了人类的主观体验和情感。
    • 反对1号|常识心理学:常识心理学中的概念(如信念、欲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能够有效地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这些概念帮助人们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以及进行社交互动。将这些概念从日常语言中消除可能会导致沟通和理解的困难。例如,用消除论的观点来看,“他想喝一杯咖啡”这句话将失去意义,因为消除论主张消除了“欲望”的概念。
    • 反对2号|意识的主观性: 与同一论一样,消除论也无法解释意识的主观性。意识的主观性指的是每个人都能以第一人称视角直接体验自己的意识和感受。消除论的观点是将一切描述都翻译成第三人称的描述,但这忽略了意识的主观性。例如,消除论者可以描述大脑中发生的神经活动,但这并不能捕捉到一个人在体验疼痛时的真实主观感受。这个问题被用玛丽的案例和蝙蝠思想实验来阐释,强调了意识的主观性是物理主义难以解释的。

功能主义

心灵状态是一种功能状态或程序,它非必须绑定于特定的物质或硬件,只要实现功能即可。

  • 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
  • 主要代表: 希拉里·普特南(1926-2016),杰里·福多(1935-)。
  • 论证过程: 普特南的多重实现论认为,心理状态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物理系统上实现,比如人脑和计算机。
    • 多重可实现性: 功能主义强调心灵状态的多重可实现性,即相同的心灵状态可以在不同的物质或硬件系统中实现。这意味着并非只有人类大脑才能产生心灵状态,其他物质和系统也有潜力实现类似的功能状态。这一概念受到计算机科学的启发,因为不同的计算机可以运行相同的软件程序,从而实现相同的功能。
    • 程序与硬件的分离: 功能主义将心灵状态视为程序,而将人体(包括大脑)视为硬件。心灵状态与硬件之间的关系是随附的,但不是必然的。这意味着即使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实现,相同的程序仍然可以产生相似的心灵状态。
    • 强人工智能的可行性: 功能主义为强人工智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它认为智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程序,可以在适当的硬件上实现。这引发了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意识的探讨。
    • 意识上传的可能性: 根据功能主义观点,意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程序,可以从一个硬件平台上传输到另一个硬件平台,从而实现永生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哲学上的思想实验,探讨了意识的同一性和可移植性。
  • 反方观点: 功能主义为心理状态提供了更灵活的解释,但也面临着诸如“中国房间”难题等批评。
    • 反对1号|机器不具备人类的心灵状态: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由哲学家约翰·塞尔提出,被称为中文屋思想实验,用来质疑功能主义和强人工智能的观点。实验描述了一个不懂中文的美国人被关在一个屋子里,外面的中国人通过塞纸条的方式与他交流。内部的美国人无法理解中文,但他手里有一本规则书,书中列出了各种汉字组合和相应的回应。他按照规则书去组合字条,外部的人以为他懂中文,因为他们可以与他交流。然而,实际上,内部的美国人只是在机械地按规则组合字条,他并不真正理解中文的意义。塞尔认为,这就像一台只能处理句法规则的计算机,虽然可以表现出各种功能状态,但不具备真正的理解和心灵状态,因为它只是在执行程序而已。

属性二元论

实体都是物质的,但物质实体也都有精神属性,精神属性独立于物质属性而存在

  • 时代背景: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 主要代表: 大卫·查尔莫斯(1966-)。

  • 论证过程:

    • 哲学僵尸思想实验:属性二元论者使用哲学僵尸思想实验,设想了一种情境,其中存在一种被称为哲学僵尸的实体。这些哲学僵尸在外部行为和物质构造上与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但它们没有主观的意识经验。基于哲学僵尸思想实验,属性二元论者得出结论,即具有相同物质属性的实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缺乏精神属性。因此,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之间不是必然关联的,至少物理主义解释是不完备的。根据上述论证,属性二元论者主张精神属性是独立于物质属性而存在的,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不受物质属性的完全决定。
  • 反方观点: 属性二元论试图解释意识的独特性,但它如何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仍然是一个争论点。

    • 反对1号|起源问题:反对者质疑精神属性的起源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物质实体会具有精神属性,或者精神属性是如何与物质属性相互作用的。属性二元论并没有提供清晰的解释。

    • 反对2号|泛心论:泛心论认为意识或心灵属性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仅仅是人类和动物,甚至包括非生命的物质实体,如桌子、石头等。泛心论者主张心灵属性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固有属性,就像物质属性一样自然而然。泛心论者的逻辑和属性二元论的预设非常融贯,但问题在于它和物理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大兼容,这种观点在科学上很难被验证或证伪。

    • 反对3号|物理主义竞争:一些批评者认为属性二元论在科学上不可验证,因为它涉及到不可观察的精神属性。科学方法通常要求可观察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属性二元论被认为不符合科学标准。一些哲学家认为,属性二元论并没有成功地击败物理主义。

每种理论都提供了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独特视角,反映了哲学思考的多样性和深度。从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到现代的属性二元论,我们见证了对这一复杂问题的深入探索。

三、物质意识大集合

  1. 📌实体二元论➡️心灵状态=心灵实体,完全独立存在
    • 实体二元论强调心灵与物质的完全独立性,与同一论和消除论等理论形成鲜明对比。
  2. 📌副现象论➡️心灵状态=副现象,存在但不影响物理世界
    • 相较于实体二元论的分离性,副现象论认为意识虽存在但无实际影响,与功能主义的实用性观点形成对立。
  3. 📌行为主义➡️心灵状态=行为倾向,重视可观察的行为,忽略内在思考或感觉。
    • 与同一论的物质还原主义不同,行为主义更侧重于行为表现而非内在状态。
  4. 📌同一论➡️心灵状态=大脑状态,可以物理还原。
    • 与实体二元论的分离性和副现象论的无效性相反,同一论强调心理状态和物理状态的等同性。
  5. 📌消除论➡️心灵状态=民间科学,应当废除
    • 与实体二元论和副现象论等保持心灵状态的理论不同,消除论主张否定心灵状态的存在
  6. 📌功能主义➡️心灵状态=功能状态=程序,不必依赖特定的物质基础。
    • 不同于同一论的物理还原主义,功能主义强调心理状态的功能性而非其物理基础。
  7. 📌属性二元论➡️心灵状态=物质实体的一种独立的精神属性
    • 相对于消除论的否定态度和功能主义的功能性,属性二元论强调心理状态的主观独立性。

四、我的看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心理学、生物学领域知识的深入了解,我的某些观点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我坚信“人定胜天”和“努力改变命运”,坚信人的自由意志可以实现个人的伟大理想抱负。但现在,我选择站在“同一论”的队列中。我开始更倾向于认为“自由意志不存在”,性格和基因才是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的主要原因。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揭示了性格特质与遗传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大脑活动与心理状态之间的直接关系,促使我重新思考”个人命运与自我存在价值“的问题。

关于同一论的反方观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主观性问题,心智-身体关系复杂性问题,多重可实现问题。

  • 主观性问题:批判者认为同一论无法解释相同大脑的不同体验。我认为可以从两点反驳,1.神经系统具有多样性。即使相似的大脑结构,个体之间的微小差异(如突触连接、神经递质水平)可能导致不同的感知和体验,从而让人类认为这是一种主观性(自由意识);2.认知和三观差异:不同个体的经历、教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其认知水平和世界观,这反映在大脑的认知区域活动上,可能导致对相同刺激的不同解读和反应。
  • 心智-身体关系复杂性问题:批判者认为过于简化了心灵和大脑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他们的复杂性。然而同一论只是试图强调用物理基础解释这种复杂性,而不是依靠人类的感觉。比如,脑中的复杂神经网络和化学过程,可能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由意志”和其他心灵状态的物理基础。
  • 多重可实现问题:批评者认为同一论过于限定心灵状态仅与人脑的物理状态相关。我认为,受限于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可能暂时无法创造出具有“自由意志”(大脑神经系统)的机器人,那么在将来,如果人工智能或其他生物体能够复制大脑的复杂性,它们也可能产生类似的心灵状态。

另外,举几条有关基因学证实特定行为与遗传具有相关性的实验案例。(自由意识可能并不真的存在..

  • 案例一,双生子研究揭示了同卵双生子(双胞胎)在行为特征上(人生选择)的高度相似性,强调了遗传因素的作用。

  • 案例二,候选基因研究发现,特定基因变异与特定行为特征相关,如DRD4基因与寻求新奇和冒险的倾向。(有些人真的天生热爱自由..

  • 案例三,动物模型研究,通过基因编辑,展示了特定基因对学习、记忆和社交行为的影响。(未来的基因编生物技术让上层人士的人生起跑线越来越远…

当然,尽管遗传和大脑活动对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有重要影响,也并不意味着人生只有一种固定模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中的随机事件虽然不会改变命运的总集合,却可以增加我们走向人生最优解的概率,也可以改变脉络的宽度和广度。在反思个人命运与自我存在价值时,我们多多学习庄子的思想“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以实现内心的平和和生活的充实感。


sheep
© 2024 薩魔5mg 使用 Stellar 创建
共发表 20 篇Blog 🔸 总计 45.6k 字